医学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同解答免疫力和疫情的关系

这次疫情感染人数达历史新高,除了疾病本身的因素,跟国人的免疫力是否有关?到底是病毒变得更“聪明”了?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了?

这次疫情感染人数达历史新高,除了疾病本身的因素,跟国人的免疫力是否有关?到底是病毒变得更“聪明”了?还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宁毅教授指出:“有关系,但关键还是病毒特性。新冠肺炎爆发跟人体免疫力有关系,但关系不大,关键还是病毒特性。”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宁毅教授指出,新冠病毒和SARS的病毒特性不同。不能因为新冠肺炎波及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就认定是中国人的免疫力下降。不管是SARS,还是新冠肺炎,它们都是新发的传染病。对这样的新发传染病,一般个体都没有免疫抵抗力。

医学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同解答免疫力和疫情的关系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新冠肺炎病死率为2.38%,低于SARS的9.6%和MERS的34%。

2月18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等人在柳叶刀官网发文指出,新冠病毒从基因序列来看,不同于所有其他类似SARS或SARS相关冠状病毒。在生物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面与SARS-CoV截然不同。

宁毅讲:“还不能讲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2%-3%,因为很多病人尚未出院,尚未完成一个治疗周期,在武汉,实际的病死率应该会比较高,但是随着病人就医的有序和治疗管理的提高,病死率在明显下降。武汉外其他省份的病死率会低一些。”

此前,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也指出,“相比SARS,新冠肺炎更隐蔽、进展更慢、早期症状不典型,攻击器官除了肺,还可使其他器官受累,如心脏、肾脏。”

医学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同解答免疫力和疫情的关系

同时,宁毅教授也指出,针对新冠肺炎,短期内出现群体免疫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变成“慢性流感式疾病”

群体免疫随时间延长,会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有的是依靠人为影响形成,比如免疫接种,建立人群免疫来阻止疾病的传播。目前看,疫苗短期内,甚至数年内都不可能投入应用。形成自然状态下的群体免疫,病毒对人产生不致病的感染时,人逐步获得免疫力。

宁毅教授说:“但是,两个情况不大可能形成自然的群体免疫,首先,目前还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节点,大多数人还在隔离中,不太可能通过接触病毒来判断多低的病毒剂量才能使人获得自然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冒险接触,有些人可能不是获得免疫力,而是直接感染后致病。”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

宁毅教授指出,新冠肺炎变成“慢性流感式疾病”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对新冠肺炎这个新发传染病知道的还不多,但是如果是长期流行的话,它的传播性会加大,但是毒力,可以说是疾病的致死率会下降。当然这是一个基于经验的预期。

医学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同解答免疫力和疫情的关系

“新冠病毒也是热敏感的,天气热有利于控制新冠肺炎,但是它会不会像SARS一样在夏天气温升高时就终结,还是未知数,我们要看新加坡等热带国家的防疫情况做进一步判断。”

当问到群体免疫会对新冠肺炎有遏制时,宁毅表示,“我们和作为感染者或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源之间隔着很多人。如果这些人群体免疫力强的话,有免疫力的在人群达到一定比例,那么疾病的传播速度自然降下来,传播几率也会降低,形成疾病的保护屏障,甚至阻断疾病传播。”宁毅教授指出,如果某个人没有免疫力,但如果周围的人有,他就被保护起来了——这就是群体免疫的情况。

群体免疫是在疾病流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免疫力。当群体免疫力提高时,病毒的传播力也就会相应下降。科学家指出,一种被称为特种生物氢的物质NADH(赛立复)进入人体内不仅能够产生能量,为免疫细胞供能,而且能够快速分解为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氢。其中NAD+通过激活sirt1蛋白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而氢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NADH

钟南山院士曾说过:“氢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在肺部疾病中有潜在的积极作用。”人体本身不产生氢,当下吸氢的补充方式效率极低,而NADH被称为特种生物氢,是氢进入体内唯一方便、高效的方式。

钟南山院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摘用!

作者:NADH之家,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to-health.com/zuoyong/158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4日 下午3:50
下一篇 2020年3月5日 下午3:56

相关推荐